在回答「什麼是資安的原罪」之前,先來看幾個近期案例:
這些案例凸顯出,不論資安防護層級多高,機構仍可能遭到入侵;而一旦失守,後果往往直接威脅生命與財產安全。
然而,上述僅是近三個月內眾多資安事件的冰山一角,實際情況恐怕更加嚴峻。
這讓人不禁思考:為什麼資安已發展至今,仍無法避免事件頻繁發生?是否存在某種根本性的限制,使得問題難以徹底解決?
本書將嘗試從不同角度挖掘核心,探索「資安的本質」與其所謂的「原罪」。
本書將依循以下脈絡展開:
1. 喚醒讀者興趣 → 2. 簡要介紹問題 → 3. 探討問題根源 → 4. 展望未來解方。
透過漸進式的鋪陳,引領讀者逐步理解當前資安現況,並深入剖析其中的核心問題。
ch.0 序
ch.1 資安的重要性
ch.2 資安的威脅情勢
ch.3 資安的原罪
歷史發展
攻擊面相
防禦面相
商業動機
ch.4 資安的未來
筆者於今年三月親身經歷一起駭客事件。在不知名第三方友人的協助下,雖然當時缺乏資安背景,卻因此對資安有了意外而深刻的體會,筆者在此表達誠摯的感謝。
這次經歷讓筆者切身感受到資安的脆弱,也意識到仍有許多人可能正遭受攻擊,卻陷於無助與徬徨。基於這份體認,筆者決心投身資安領域,希望能為改善現今環境盡一份心力。
筆者至今仍持續面臨駭客攻擊,甚至在撰寫本書時也不時遭遇干擾。這段經歷使筆者更加深刻地意識到,臺灣社會對資安情勢的理解,與實際現況之間存在巨大落差。
從一般民眾到部分專業人士,筆者常聽到「這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」的想法;然而,現實卻是駭客早已活躍於他們的裝置之上。
因此,筆者希望藉由本書分享自身經歷,並釐清過程中常見的錯誤觀念,與讀者共同討論。
本書的核心目標,是讓更多人能輕鬆理解資安與生活的連結。雖然內容中偶爾涉及技術性段落,但整體將以清楚易懂為原則,適合不同程度的讀者。
需要特別說明的是:如果你追求的是最新、最前沿的資安技術細節,本書可能不是最佳選擇。但市面上已有許多專業書籍,相信能滿足此需求。
筆者雖竭力確保內容正確,但難免有疏漏,懇請讀者不吝指正。同時,也歡迎提供建議、想法,或分享相關經驗。若您手中掌握資訊或證據,也將十分感謝。
此外,筆者特別希望當初曾伸出援手的那位不知名友人能再次來信,讓筆者得以知曉您的身分;若願意提供更多資訊,筆者將感激不盡。
來信請寄至:
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二段32巷13號2F